熱度 1|
池塘養殖過程中,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。拋開苗種、飼料、水質和天氣因素影響,問題還有很多。這些問題看起來五花八門,各式各樣。比如藍藻問題,老綠水問題,寄生蟲泛濫,肝膽綜合癥,腸炎,鏈球菌,愛德華氏菌,弧菌,池塘底質惡臭,氨氮亞鹽超標,ph偏高,魚的爛身出血,甚至病毒病,蝦的空腸空胃,大小不齊,生長緩慢等等。但是,在這些紛繁復雜的問題中,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其核心內容:蛋白轉化器(魚蝦)對飼料的處理能力。
具體的說,池塘養殖的道理非常簡單,它就是以蛋白轉化器(魚蝦苗)為工具,以飼料為能量和蛋白原料,配套溶解氧,將低廉的飼料蛋白轉化為高檔的魚蝦蛋白,并處理掉飼料中未轉化成魚蝦的廢物(氮)。
圍繞上面這一段話,我們展開敘述。如果轉化能力差,魚蝦的食欲就會差,攝入的飼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,機體就得不到充足的營養,生長速度緩慢,免疫力低下。同時,由于飼料未能完全消化直接排入水體,造成水體氮污染逐漸加大,產生氨氮亞鹽,打破水體均衡營養比例,促使喜歡氮肥的綠藻,藍藻產生。藻類過度繁殖后,ph飆升,出現氣泡病、氨氮中毒癥狀,氮以外的其它營養源跟不上,就容易發生倒藻,進而水質變清,ph下降,池塘底質進一步惡化。長此以往,就會引起文章開始說的問題。魚蝦腸炎白便,出血爛身,肝膽疾病。如此,就進入了嚴重的惡性循環。這個過程中很多人采取解毒、改底、殺蟲,消毒的措施,這些都是后續辦法,在一定程度上或許可以穩定病情,解決燃眉之急,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,事倍功半。
向前看!向前看!向前看!在問題源頭下功夫,事半功倍。關注魚蝦對飼料的轉化,減少排泄物中氮含量是第一重要工作。其次,我們更應該關注水體氮的變化,補充水體其它營養(菌藻)。持之以恒,最終建立良好的硝化反硝化系統,實現水體正常物質循環。
Archiver|手機版|關于我們|廣告業務|加入我們|聯系方式|免責聲明|水產前沿網
( 粵ICP備10068752號 )
GMT+8, 2022-10-5 07:28 , Processed in 0.05387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Copyright © 2008-2012 Design: Comii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