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度 1
在自然水體中,水生動植物、微生物與水體各種元素形成一個生態圈。當生態環境受到內外界變動的影響,就會出現生態平衡點的偏移,這時生態圈各種因素就會重組形成新的生態平衡點。
如需要消耗氧氣的水生生物繁衍過快過多時,導致水體中新增的氧氣不足以供給,從而出現生物間競爭局勢。為了維持生態平衡,質量守恒,這時,得不到氧氣的好氧生物逐步消亡,而厭氧生物逐漸占據優勢。
首先處于好氧生物鏈底層的生物包括微生物死亡,為厭氧生物生存提供營養,并產生對好氧生物有害的H2S和NO2-、NH4+等。既為厭氧生物大量繁衍營造適宜的環境,又進一步惡化好氧生物的生存環境,最終引起好氧生物鏈頂層的生物死亡,如魚蝦蟹。這時如果不進行任何干預,過多過快繁衍的好氧生物出現大量死亡,下降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。而厭氧生物繁衍過快過多時,導致來源于好氧生物的營養物質匱乏,厭氧生物出現大量死亡,好氧生物逐漸恢復到新的生態平衡點,最終到了可以同時承載一定量的好氧生物和厭氧生物為止,這就是好壞共生,陰陽互補。水產養殖中的調水,就是將水環境調節到適合魚蝦蟹生存的生態平衡點。
水體PH值,隨著好氧生物和厭氧生物消亡和繁衍的輪回過程中,呈現偏酸、中性、偏堿性變化,最終在生態平衡點穩固下來。
共同探討聯系:13128283393 駱
Archiver|手機版|關于我們|廣告業務|加入我們|聯系方式|免責聲明|水產前沿網
( 粵ICP備10068752號 )
GMT+8, 2022-10-5 08:30 , Processed in 0.05321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Copyright © 2008-2012 Design: Comii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