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產前沿網報道,智慧漁場、池塘、工廠化循環水、深水網箱養殖...農業農村部又最新部署 為推進“十四五”時期農業農村信息化加快發展,更好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,農業農村部組織編制了《“十四五”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》并于日前印發,明確了“十四五”期間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思想、工作原則和發展目標,并對主要任務作出具體部署。 《規劃》提出,到2025年,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,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,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能力顯著增強。 智慧農業發展邁上新臺階。智慧農業技術、產品初步實現產業化應用,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27%,農產品年網絡零售額超過8000億元。建設100個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,認定200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。 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基本建立。建成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,政務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全面實現,農業農村數據資源“一張圖”基本形成,大數據應用場景不斷豐富,數據要素價值逐步顯現。 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。數字化成為完善鄉村治理的重要手段,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進一步向鄉村延伸,農村信息服務體系不斷健全,農民數字化素養大幅提升。 信息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。農業農村信息化創新體系進一步健全,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,關鍵核心技術與產品取得新突破。建成60個以上國家數字農業農村創新中心、分中心和重點實驗室。 針對漁業,《規劃》提出,要推進智慧漁場建設,加快池塘、工廠化循環水、深水網箱、魚菜共生等養殖模式的數字化改造,推進水質在線監測、智能增氧、精準飼喂、尾水處理、疫病防控、水產品分級分揀等技術應用。推廣漁船衛星通信、定位導航、魚群探測、“插卡式AIS”、電子監控、電子漁撈日志等船用終端和數字化捕撈裝備,開發電子觀察員、捕撈機器人,實現遠洋捕撈漁船實時監控和精準捕撈。推進海洋牧場信息化建設,開展深遠海養殖平臺、無人漁場等先進養殖系統試驗示范。建設完善漁業漁政管理信息和公共服務平臺,推進沿海和長江禁漁監管信息化能力建設和智慧漁港建設,提升漁業漁政管理信息化水平。 本文轉自【農業農村部、中國水產】。如有版權問題,敬請聯系wx@ fishfirst.cn。 |
重點推薦 |
|
免責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中國水產頻道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中國水產頻道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水產頻道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水產頻道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中國水產頻道聯系。聯系方式:020-85595682。